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晨曦苑

 

无畏的尘埃

-----读王鸿谅《隐匿的现场》
2014-03-10 作者:曹道清
 
                                                          无畏的尘埃
                                                                          读王鸿谅《隐匿的现场》
正规买球app排行  曹道清
 
    法科的学生,对社会新闻乃至新闻人大概都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在读柴静十年央视历程的《看见》之后,搜索同类书籍,才和王鸿谅这本两年前就已出版的文集不期而遇,现在想来颇有些晚见之恨。其实在学期伊始,便开始践行下定了一整个寒假的决心,为将来职业计,精读法学,涉猎经济学,其他的就先放一放。这样的功利读书为我从前所鄙视,如今却持守不住不能免俗。如此一来《隐匿的现场》购不逢时,只好退求其次沦为枕边书,为白日里充斥着法条原理的脑袋松绑,以作催眠之效。然而几篇下来,不曾想得到的全是警醒。掩卷之后,睡意全消,清醒无比,索性下床规规矩矩坐在书桌前,读到熄灯。
    这本书实际上是《三联生活周刊》里新闻调查文稿的合辑。但由于那本杂志对学生而言不太亲民的零售价格,平时偶有所见也多为散落于各处的网文,所以,《隐匿的现场》对我来说是一本全新的东西。王鸿谅开篇即说“我倾向于从法律的角度去解读矛盾中的人和事”,于是,我就顺道将此书作为案例教学之一种,且读且喜而不必愧疚。
    说喜,仅仅因为读此书不算违背年初好容易才立下的长志。作为严肃的新闻稿,这本书可谓沉重,甚至让人会有些逻辑上的压迫感。诚如作者所述,法律思维贯穿全书。案件不是故事,法律案件,是许多记者难以透彻理清的领域。相当多科班出身的记者因为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心理上也不求精细,写出的案件类报道像极了乡村里喜爱凑热闹的八卦大妈,精彩有余,精度不足。而王鸿谅,这个看似清秀的女子,却冷静细致地把一个个纷繁复杂的案子讲的清澈坦荡,接地气而又不失专业水准。
    前些日子,著名编辑张立宪在《读库》七周年读者会上说,如今大家习惯什么事情都自己说两句,人人都是时评家,但在高度分工的现代社会,更应该提倡一种专业化。从新闻出版这个行业来说,当记者的,很多大学本科都是学的其他各种专业,那这种职业训练和专业精神就尤为重要。话说得朴素,细想便愈觉得确是真知灼见。
    反观现实中“许霆盗窃案”、“李庄伪证案”等,多少记者将案件视为故事,为传播需要,打上噱人的标签,冷落法律的理性温度?有多少记者不顾事实尚且浓云密布,就开始随意站队,恣意表态?又有多少记者或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妄自批判,或是将自己蜷缩在人性的最卑微处对一切都慈悲为怀?对于他们来说,哪怕是在现场之外,面对一切,无论可知还是不可知,无论已知还是未知,每个人都必须亮出自己的观点。似乎高昂洒脱的表完态再被对手逼着趴在地上看事实,也比先看清事实再发声来得痛快。王鸿谅在这方面也许做得并不完美,但总算让人看到了那种试图平衡温热的感性与法律冰冷理性的努力。后者顶多让报道不那么好看,但前者走向极端,却会化为熊熊烈火,火光闪烁之下,当事人的面庞越发模糊。
    当然这本书中不仅仅只有冷峻的法律案件呈现,她也写出了被遗忘的历史细节,被忽视的人心百态。她破开历史的风尘实地调查了抗日时期三大惨案中的两个:花园口决堤和长沙大火,还原那时那地的情状;也曾专门跑到云南弄巴农场,去体会王小波上山下乡时的生活种种。最后一章,她写中国的乡土规则。阅读的感受虽不及两年前看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时来得深刻,但此部分新奇的案例独特的视角还是让人眼前一亮。她从内蒙古乡村奶源地的利益链写到重庆麒麟村的土地流转实验,从沈阳铁西区的房地产发展写到“尤努斯”农村小额信贷模式在中国的应用。字里行间流淌着对改革开放后不同地理环境下头脑灵活但读书不多的乡村人如何在制度的夹缝中生存,基层的行政管理者与乡村大家族如何时而抵牾时而联合的影响着中国最广大的民众日常生活的深切关注。这一系列调查,像是把包裹着中国乡村的一层层泥土细细剥离,穿过时光隧道,经过东西方的实践比较,剩下一粒脉络清晰的果壳。历史的纹路,变革的路数全在那里,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然而,80后的王鸿谅,这条路走得并不顺畅。序中她写得细致:“记得是20038月的一个下午,我在三联书店楼下徘徊着深呼吸了很久,才鼓足勇气上了二楼,到周刊编辑部去接受面试。面试官是李鸿谷,传说中的李大人。虽然得到了实习机会,还是被他那句:三联是有门槛的打击了。离开那个连正经窗户都看不到的格子间,在阳光下痛定思痛,悟出来社会的第一课,大概就是收起敏感易碎的玻璃心,既要低到尘埃里,又要无知者无畏。”秉承着“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的信条,这个女孩风尘仆仆地出发了,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奔波于各个是非之地,练得皮糙肉厚,心思缜密。经历过当事人不由分说的冷酷拒绝,亦曾幸运的在山穷水复之时得到过好心人的无私帮助。熬夜熬得写不出稿子时,就拿三联社会部的格言安慰自己——天亮了,稿子便有了。
    这便是这本书为我们讲述的记者。在你疲惫不堪,满脸倦容的赶到事发地之后才会发现,摆在你面前的远不是一副清晰可辨的画面,每个细节都朦胧至极,想抵达当事人的内心,需要走的路途胜过来时的所有。在此之后,还要通过不同立场的当事人,不同角度的目击者颇有出入的叙述探求事件真相,案情原委,更是不易。而最为关紧的是,当你的内心已经接近真相,如何用不偏不倚,谨慎客观的笔触为读者呈现。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所谓伸张正义的满腔热血,更需要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人性的深沉感悟。
    所以,每日掩卷,闭眼会有各种画面在脑海中浮现,像是体验了书中人物的不同人生。这些个人里面,少有飞黄腾达的大人物,都是些满脸灰尘,被世俗规则、人情冷暖磨得既低声下气又心有不甘的穷苦百姓。他们的纠结我们不曾亲身体会,他们的痛楚我们也无法真正理解。而王鸿谅带我们触碰了社会最底层的皮肤,粗糙不堪的质感却是无数人生活的常态。这些边缘人生,才是这个社会最需要投以关怀的角落。
就如评价一个城市不是看它的建筑之宏伟而是在雨天体验它埋藏在地底下的排水系统,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看的也不是它有如何富丽堂皇的外表,而是最底层人们的生活是否幸福、平静。在我们自己的触觉还不太灵敏的时候,《隐匿的现场》为我们看到这一切打开了一扇窗口。
                       
 
 (校园读书月征文活动优秀作品)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