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晨曦苑

 

此间的少年

-----——告别与重启
2017-09-04 来源:《云南财经大学》381期 作者:目前最好的足彩app,正规买球app排行 万曲汾
     六月,在四季的名片上附注着“告别”二字。

即将背上行囊,踏上未知的征途,作为毕业生的我们会哭泣,有不舍,有忧伤,但我想我一定会“笑着离开”,就像那年秋天我“笑着到来”。

正如安妮·迪拉德在《彼得拉河畔的朝圣者》里描写的 彼得拉河畔,为我们所熟知的梭罗的瓦尔登湖,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大学这个“象牙塔”给予我追寻梦想的勇气,人文关怀的温暖,感谢四年时光里大学所给予的一切,让我从“无”到“有”。

第一声问候,第一次约饭,第一次谈心,第一次争执,第一句抱歉,第一回合作,好多好多的第一次,让你我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相知;从同桌成为战友,从朋友变成闺蜜。我曾说“在这里我没有家人没有朋友”,但现在你就是我的家人和朋友。

那年夏天的那个晚上,微风拂过脸庞,舞台上的你是那么耀眼,手拿吉他哼唱着你最爱的歌曲,那一幕时常在脑海中浮现,但终究是往事,不必再提,如果还能遇见你,只想再对你说一声“你是我年少的欢喜。”

有课时,我常常坐在班级的前排,认真聆听讲者的教诲,你一定在怀疑我,这是“大学生”吗?我想,其实所有的听众都是一样的,如果讲者有足够的魅力,课堂足够精彩与丰富,无论是任何学习阶段、年龄阶段,总有人可以听的津津有味,这才叫做“教学相长”啊。幸运的是,大学期间,我遇见了不少优秀的师者,在他们的身上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何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此间的少年是如此地幸福,因为我们不再“一无所有”。

六月,是“告别”,亦象征着另一种开始,就像电脑开机“重启”一样,我们需要调整好自己再次出发。这是一个“从无到有”又要“从有到无”的时间节点。正是这种,“有”“无”之间的转换,打得我们措手不及,产生“分离焦虑”。就像一位诗人所说:“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只是我们还不善于告别”。

人际交往中遵循着心理学中讲的“人人因生而孤独而生而平等”的原则,我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依赖家庭,后来上学依赖同学、老师、朋友,就是因为这种对于孤独感的不适,让我们对身边人产生一种依恋心理。我们都知道人是群居动物,我们生活在社会中,需要和他人建立联系,需要他人的认可。“分离与告别”,有时候就会让自己对自己的存在价值产生怀疑。毕业了,我们即将面对的社会,预示着一种孤单一种寂寞一种陌生,正所谓“人走茶凉”,当我们不得不从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和事中抽离的时候,这种伴随着不安全感而来的 “告别”往往是那么艰难苦涩,只因它充斥着太多的不舍。但我们仍需正视这种“分离焦虑”,合理地处理“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转变,避免在这本应美好的六月留下多余的创伤。

相信并祝愿你我都能重新起航,在我们走出“彼得拉河畔”的时候,心中仍珍存“桃花源”世界留给我们对美好人性的追寻。

    此间的少年,你是如此的美好,曾遇见你,而今告别你,期待重逢你。

阅读次数: